情感教育保持教育温度
重视情感,开展情感教育,是尊重生命、接近内心、保持教育温度的必由之路。
■王平
教育的对象是人,忽视人的存在的教育不仅不真实,而且难以产生好的效果。而由于遗传、性格和生活经历的差异,“人”恰恰是最复杂、最难把握的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说教育是一门艺术。把握这种艺术,需要从人的内心出发,探索生活的内在需求和规律。其中,情感是最基本、最重要的生命品质。重视情感,开展情感教育,是尊重生命、接近内心、保持教育温度的必由之路。
人们是情绪化的。我们很难想象,一个物质丰富、知识丰富、情感匮乏的人,能够体现人类的完整存在情感交流-情感教育保持教育温度,参与正常的生活互动。然而,长期以来,在教育中,我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,而对学生个体精神的关注却太少,尤其是对情感的理解还不够。等级。
情绪出现并存在于某些情况下。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。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,它们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情感反应。即使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绪也并非总是存在或无处不在。可以说,情绪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。面对同样的物体或事物,情况会发生变化,学生的感受也会发生变化。情境影响情绪,情绪的产生、发展和变化都是在情境中完成的。没有生活在真空中的人,没有具体的情境,就无法理解人的存在,更谈不上情绪。
情绪是真实的情绪表达。一个可靠准确的情绪反应,不仅是当下的体验,“情生于境”,更是真实、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,是内心的“情感交融”。可以说,情感的真实性是基于情感体验的“在场”和源头的“内生性”,而不是伪装和虚构。伪装和虚构的情绪根本不是情绪。最多是用外在的行为代替内心的情绪,但实际上并不会引起内心的悸动,所以不会产生精神上的高峰体验,所以很难激发一个人的内心反应,从而产生强大的心理能量来促进行为或将改变。
情绪是基于某些意图的。人的情绪分为高级和低级。前者,如道德感、理性感等,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。因此,当一个人认为外在现象与自身利益或信念无关时,表现出冷漠和冷酷也就不足为奇了。那些认知无能或认知薄弱的人是否缺乏情感?当然不是。他们也有快乐和痛苦,但他们往往是生理上更“低级”的情感感受。它不同于高级情感体验,而是基于对外部现象的神经感知。没有或缺乏生理刺激,即使是“低级”的情绪感受也很难产生。所以情感交流,
由于情绪的复杂性,很难把握情绪。情感教育要求教育者“让自己精彩,让别人精彩”,能够以真挚的感情打动学生的心。
情感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和说教上,而必须在教育中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。在具体的真实场景中,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对话、交流和学习激发兴趣,感知情境,体验人际关系,产生情感。情境中所产生的情绪,也能激起学生的多种情绪,甚至引发他人的情绪体验,从而使教育深深植根于师生的共同体验之中。尤其是对学生来说,无论是知识的内化学习,还是自身情绪的调整和充实,真实情况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情感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人性出发。情境是真实的,情境中的教育离不开对学生生活和人性的观察。即使是创造出来的情境,也必须有一定的生命和情感基础,而不是完全虚幻的结构。如果所创造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无关,学生没有任何情感和认知基础,那么学生的体验水平就不会很高。即使是那些看似能引起学生兴趣、调动学生情绪的情境,如果缺乏内心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,也只能暂时吸引学生表面的注意力和体验,难以唤起真正的内心体验,更别说在灵魂里了。留下印记。
情感教育并不排斥知识学习。相反,由于情感本身的意向性,情感教育必须与价值教育有机结合。尤其是一些高级情绪的发展,离不开一定的认知基础。这在德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。没有必要的道德认知教育,道德情感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。因此,在教育中,教师不能强调情感而忽视知识,走向以情感贬低知识的极端。还应重视体验式教育,在教育活动中创造更多机会,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,通过体验唤起内心情感。,逐渐从对他人的教育转向自我教育。
深入学生心灵的情感教育,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、热爱生活、拥有人性生活状态、品德全面发展的人。